教育部關于印發《普通高等學?;巨k學 條件指標(試行)》的通知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計劃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委,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和各項改革的推進,原國家教委1996年發布實施的《核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規模辦學條件標準》和《“紅”、“黃”牌高等學校辦學條件標準》(教計[1996]154號)已不再適應當前普通高等學校發展的需要。為此,在委托有關部門進行專題研究、充分征求有關教育管理部門和部分高等學校意見的基礎上,對上述標準進行了重新修訂,現將修訂后的《普通高等學?;巨k學條件指標(試行)》(以下簡稱《基本辦學條件指標》)印發給你們,請遵照執行,并就執行過程中應注意的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一、《基本辦學條件指標》主要用于普通高等學校核定年度招生規模,確定限制、停止招生普通高等學校,并對普通高等學校辦學條件進行監測?!痘巨k學條件指標》的發布實施,有利于加強宏觀管理,逐步建立、健全社會監督機制,有利于促進辦學條件改善和保證我國高等教育持續、健康發展。
二、各地、各部門和各普通高等學校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要、國家核定的辦學規模以及本《基本辦學條件指標》的要求,合理確定普通高等學校的招生規模,以維護正常的教學、生活秩序,保證普通高等教育基本的教學質量和規格。
三、根據指標的用途及其重要性,新修訂的《基本辦學條件指標》由以下兩部分組成:
1.基本辦學條件指標:包括生師比、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生均教學行政用房、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生均圖書。這些指標是衡量普通高等學?;巨k學條件和核定年度招生規模的重要依據。
⒉監測辦學條件指標:包括具有高級職務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生均占地面積、生均宿舍面積、百名學生配教學用計算機臺數、百名學生配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實驗室座位數、新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所占比例、生均年進書量。這些指標是基本辦學條件指標的補充,為全面分析普通高等學校辦學條件和引進社會監督機制提供依據。同時這些指標還可反映普通高等學?;巨k學條件的改善、更新情況,對提高教學質量和高等學校信息化程度等具有積極的指導作用。
四、限制招生、暫停招生普通高等學校的確定:
⒈凡有一項基本辦學條件指標低于限制招生規定要求的學校即給予限制招生(黃牌)的警示,以維持基本辦學條件不再下滑,并促進其盡快改善辦學條件。限制招生的學校其招生規模不得超過當年畢業生數。
⒉凡有兩項或兩項以上基本辦學條件指標低于限制招生規定要求,或連續三年被確定為黃牌的學校即為暫停招生(紅牌)學校。暫停招生學校當年不得安排普通高等學歷教育招生計劃。
五、請各地、各部門將本通知及《基本辦學條件指標》盡快轉發至所屬普通高等學校。原《核定普通高等學校招生規模辦學條件標準》和《“紅”、“黃”牌高等學校辦學條件標準》從本通知發布之日起停止執行。
附件:普通高等學?;巨k學條件指標(試行)
二〇〇四年一月四日
普通高等學?;巨k學條件指標(試行)
表一、基本辦學條件指標:合格
學校類別 |
本 科 |
||||||||
生師比 |
具有研究生學位 |
生均 |
生均教學科研 |
生均圖書 |
|||||
綜合、師范、民族院校 |
18 |
30 |
14 |
5000 |
100 |
||||
工科、農、林院校 |
18 |
30 |
16 |
5000 |
80 |
||||
醫學院校 |
16 |
30 |
16 |
5000 |
80 |
||||
語文、財經、政法院校 |
18 |
30 |
9 |
3000 |
100 |
||||
體育院校 |
11 |
30 |
22 |
4000 |
70 |
||||
藝術院校 |
11 |
30 |
18 |
4000 |
80 |
||||
學校類別 |
高 職(??疲?/p> |
||||||||
生師比 |
具有研究生學位 |
生均 |
生均教學科研 |
生均圖書 |
|||||
綜合、師范、民族院校 |
18 |
15 |
14 |
4000 |
80 |
||||
工科、農、林院校 |
18 |
15 |
16 |
4000 |
60 |
||||
醫學院校 |
16 |
15 |
16 |
4000 |
60 |
||||
語文、財經、政法院校 |
18 |
15 |
9 |
3000 |
80 |
||||
體育院校 |
13 |
15 |
22 |
3000 |
50 |
||||
藝術院校 |
13 |
15 |
18 |
3000 |
60 |
備注:
1.聘請校外教師經折算后計入教師總數,原則上聘請校外教師數不超過專任教師總數的四分之一。
2.凡生師比指標不高于表中數值,且其它指標不低于表中數值的學校為合格學校。
表二、基本辦學條件指標:限制招生
學校類別 |
本 科 |
|||||||||
|
生師比 |
具有研究生學位 |
生均 |
生均教學科研 |
生均圖書 |
|||||
綜合、師范、民族院校 |
22 |
10 |
8 |
3000 |
50 |
|||||
工科、農、林、醫學院校 |
22 |
10 |
9 |
3000 |
40 |
|||||
語文、財經、政法院校 |
23 |
10 |
5 |
2000 |
50 |
|||||
體育院校 |
17 |
10 |
13 |
2000 |
35 |
|||||
藝術院校 |
17 |
10 |
11 |
2000 |
40 |
|||||
學校類別 |
高 職(??疲?/p> |
|||||||||
|
生師比 |
具有研究生學位 |
生均 |
生均教學科研 |
生均圖書 |
|||||
綜合、師范、民族院校 |
22 |
5 |
8 |
2500 |
45 |
|||||
工科、農、林、醫學院校 |
22 |
5 |
9 |
2500 |
35 |
|||||
語文、財經、政法院校 |
23 |
5 |
5 |
2000 |
45 |
|||||
體育院校 |
17 |
5 |
13 |
2000 |
30 |
|||||
藝術院校 |
17 |
5 |
11 |
2000 |
35 |
表三、監測辦學條件指標:合格要求
學校類別 |
本 科 |
||||||
|
具有高級職 |
生均占 |
生均宿 |
百名學 |
百名學生配 |
新增教學 |
生均年 |
綜合、師范、民族院校 |
30 |
54 |
6.5 |
10 |
7 |
10 |
4 |
工、農、林、醫學院校 |
30 |
59 |
6.5 |
10 |
7 |
10 |
3 |
語文、財經、政法院校 |
30 |
54 |
6.5 |
10 |
7 |
10 |
4 |
體育院校 |
30 |
88 |
6.5 |
10 |
7 |
10 |
3 |
藝術院校 |
30 |
88 |
6.5 |
10 |
7 |
10 |
4 |
學校
|
高職(高專) |
||||||
類別 |
具有高級職 |
生均占 |
生均宿 |
百名學 |
百名學生配 |
新增教學 |
生均年 |
綜合、師范、民族院校 |
20 |
54 |
6.5 |
8 |
7 |
10 |
3 |
工、農、林、醫學院校 |
20 |
59 |
6.5 |
8 |
7 |
10 |
2 |
語文、財經、政法院校 |
20 |
54 |
6.5 |
8 |
7 |
10 |
3 |
體育院校 |
20 |
88 |
6.5 |
8 |
7 |
10 |
2 |
藝術院校 |
20 |
88 |
6.5 |
8 |
7 |
10 |
3 |
備注:
⒈凡教學儀器設備總值超過1億元的高校,當年新增教學儀器設備值超過1000萬元,該項指標即為合格。
⒉凡折合在校生超過30000人的高校,當年進書量超過9萬冊,該項指標即為合格。
備注:辦學條件指標測算辦法
折合在校生數=普通本、??疲ǜ呗殻┥鷶?碩士生數*1.5+博士生數*2+留學生數*3+預科生數+進修生數+成人脫產班學生數+夜大(業余)學生數*0.3+函授生數*0.1
全日制在校生數=普通本、??疲ǜ呗殻┥鷶?研究生數+留學生數+預科生數+成人脫產班學生數+進修生數
教師總數=專任教師數+聘請校外教師數*0.5
⒈生師比=折合在校生數/教師總數
⒉具有研究生學位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具有研究生學位專任教師數/專任教師數
⒊生均教學行政用房=(教學及輔助用房面積+行政辦公用房面積)/全日制在校生數
⒋生均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折合在校生數
⒌生均圖書=圖書總數/折合在校生數
⒍具有高級職務教師占專任教師的比例=具有副高級以上職務的專任教師數/專任教師數
⒎生均占地面積=占地面積/全日制在校生數
⒏生均學生宿舍面積=學生宿舍面積/全日制在校生數
⒐百名學生配教學用計算機臺數=(教學用計算機臺數/全日制在校生數)*100
⒑百名學生配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實驗室座位數=(多媒體教室和語音實驗室座位數/全日制在校生數)*100
⒒新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所占比例=當年新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教學科研儀器設備資產總值-當年新增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值)
⒓生均年進書量=當年新增圖書量/折合在校生數
說明:
⒈進修生數指進修及培訓時間在一年以上的學生數。
⒉電子類圖書、附屬醫院臨床教學人員已在相關指標的定量中予以考慮,測算時均不包括在內。